【阳枋的生平是什么】阳枋(1187—1267),字正父,号果斋,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四川涪陵人。他是南宋后期“蜀学”代表人物之一,与朱熹、陆九渊等理学大家有思想上的交流和影响。阳枋一生致力于讲学、著书,对后世理学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生平总结
阳枋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精于《易》《春秋》等儒家经典。他早年游学四方,师从多位名儒,深得理学真传。中年后隐居山林,专心讲学,门下弟子众多,影响深远。
阳枋在学术上主张“明理修身”,强调道德修养与学问并重,提倡“知行合一”。他不仅在理论上有独到见解,还在实践中注重教育推广,创办书院,培养人才。其著作多以讲义、语录为主,内容通俗易懂,便于传播。
阳枋晚年仍坚持讲学不辍,直至去世于咸淳三年(1267年),享年80岁。他一生清贫自守,淡泊名利,被誉为“蜀中贤士”。
二、阳枋生平简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阳枋 |
字 | 正父 |
号 | 果斋 |
出生年份 | 1187年 |
去世年份 | 1267年 |
籍贯 | 四川涪陵 |
所处时代 | 南宋 |
学术流派 | 理学(蜀学) |
主要贡献 | 讲学育人、著书立说、推动理学传播 |
著作 | 《果斋集》《易解》《春秋解》等 |
教育理念 | 强调道德修养与学问并重,提倡“知行合一” |
人生特点 | 清贫自守、淡泊名利、终身讲学 |
三、结语
阳枋作为南宋时期的理学学者,虽未如朱熹、陆九渊般声名显赫,但他在蜀地的讲学活动和学术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思想和教育实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研究宋代理学与地方文化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