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日下的意思解释】“江河日下”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事物或局势逐渐衰落、日趋没落的状态。这个成语原意是指江河的水位一天天下降,后来引申为形势、局面或事业等逐渐衰退、不可挽回。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江河日下 |
拼音 | jiāng hé rì xià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夫世之衰也,犹江河之日下也。” |
本义 | 江河的水位一天天下降 |
引申义 | 形势、局面、事业等逐渐衰落、走向没落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国家、社会、行业、个人等方面的衰退趋势 |
情感色彩 | 贬义 |
近义词 | 每况愈下、江枯海竭、每下愈况 |
反义词 | 日新月异、蒸蒸日上、日益壮大 |
二、使用场景与例句
- 使用场景:可用于评论一个行业、政策、企业或国家的发展状况,表达对其未来前景的担忧。
- 例句:
- “随着传统制造业的萎缩,该地区的经济正呈现江河日下的趋势。”
- “虽然他曾经是行业的佼佼者,但近年来由于市场变化,他的地位已江河日下。”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避免误用为中性词:虽然“江河日下”可以用于客观描述,但其情感色彩偏贬义,不宜用于中性或正面语境。
2. 注意搭配对象:一般用于抽象事物(如国家、行业、文化等),不适用于具体的人或物。
3. 慎用于正式场合:在正式写作或演讲中,需根据语境判断是否适合使用此成语。
四、结语
“江河日下”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对发展趋势的深刻概括。它提醒人们关注事物的变化,警惕衰退的信号,同时也警示我们应积极应对,寻找新的发展方向,避免陷入“江河日下”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