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张胆是不是成语】“明目张胆”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语,常用于形容人做事公开、大胆、毫无顾忌。那么,“明目张胆”是否属于成语呢?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以表格形式总结。
一、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词组,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特定的含义,往往来源于历史典故、寓言故事或经典文献。成语在语言中使用广泛,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和文化内涵。
二、“明目张胆”是否为成语?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和《成语词典》的收录情况,“明目张胆”被列为成语。它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意是指眼睛明亮、胆子大,后来引申为公开、大胆地做坏事。
虽然“明目张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四字成语(如“画蛇添足”“守株待兔”等),但它符合现代汉语中对成语的广义定义:即固定搭配、意义明确、结构稳定、常用表达。
三、与其他类似词语的对比
词语 | 是否为成语 | 含义说明 | 用法举例 |
明目张胆 | 是 | 公开、大胆地做某事 | 他明目张胆地犯了错误。 |
大张旗鼓 | 是 | 声势浩大、公开地进行 | 他们大张旗鼓地宣传新产品。 |
肆无忌惮 | 是 | 毫无顾忌、任意妄为 | 他对公司制度肆无忌惮地破坏。 |
明知故犯 | 是 | 明白道理却故意去做 | 他明知故犯,触犯了法律。 |
理直气壮 | 是 | 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 他理直气壮地反驳了对方。 |
四、总结
“明目张胆”虽然是一个四字词语,但它具备成语的基本特征:结构固定、意义明确、使用广泛。因此,它被普遍认为是成语之一。
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使用“明目张胆”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但需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结论:
“明目张胆”是成语,属于现代汉语中较为常用的成语之一,具有明确的含义和广泛的使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