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如面柳如眉、是什么意思】一、
“芙蓉如面柳如眉”是一句出自唐代白居易《长恨歌》的诗句,原句为“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方式,描绘了杨贵妃的美貌。其中,“芙蓉”象征荷花,用来形容女子面容娇美;“柳如眉”则是用柳叶比喻女子眉毛的细长柔美。
这句话不仅在文学中被广泛引用,也常用于形容女性的美丽和气质。它融合了自然意象与人物形象,具有浓厚的诗意和审美价值。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以下以表格形式对“芙蓉如面柳如眉”的出处、含义、使用场景及常见搭配进行整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
原文 |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
含义 | 比喻女子容貌美丽,面容如芙蓉花般娇艳,眉毛如柳叶般纤细柔美。 |
使用场景 | 用于描写女性的美貌,常见于诗词、文学作品或赞美女性的语境中。 |
文化意义 | 展现古代对女性美的审美标准,体现古典诗词的婉约风格。 |
常见搭配 | “芙蓉如面柳如眉,一笑一颦皆动人”、“芙蓉如面柳如眉,倾国倾城之姿” |
三、结语
“芙蓉如面柳如眉”不仅是对女性外貌的赞美,更是对中国古典美学的一种体现。它将自然景物与人之美巧妙结合,赋予语言以画面感和情感深度。在现代语境中,这句话依然被广泛使用,成为表达女性优雅气质的经典表达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