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行》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 露侵驼褐晓寒轻,
> 星斗阑干山枕平。
> 野径云俱黑,
> 江船火独明。
> 烟笼寒水月笼沙,
> 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不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诗其实并非陈与义所作,而是唐代杜牧的《泊秦淮》。可能在传抄或引用过程中出现了混淆。但如果我们以“陈与义《早行》”为题来探讨其内容和意境,我们可以从陈与义的创作风格和相关作品中推断出他所描绘的时节。
陈与义是北宋末南宋初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多关注自然、人生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思。虽然陈与义并没有一首名为《早行》的诗被广泛收录,但根据“早行”这一主题,我们可以推测其描写的是清晨出行时的景象。
通常,“早行”多出现在春、秋两季,尤其是秋季,因为秋天的清晨往往更加清冷、寂静,容易引发诗人对人生、时光的感慨。结合陈与义的诗风,他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并借景抒情。因此,若有一首题为《早行》的诗,很可能是描写秋季清晨的景象。
例如,诗中可能会出现“露侵驼褐”、“星斗阑干”等意象,这些都暗示着天色未明、寒气渐起的早晨,而“野径云俱黑”则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幽静与朦胧。
综上所述,如果陈与义确实写过一首名为《早行》的诗,那么它很可能描写的是秋季清晨的景色,表现出一种孤寂、清冷、略带哀愁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