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入而不自得无入的意思】一、
“无入而不自得”出自《礼记·大学》:“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无入而不自得。”这句话的含义是:无论处于什么境地,人都能保持内心的安宁与满足,即“自得”。这里的“无入”指的是“没有进入”的状态,或“没有被外物所困”的状态。
“无入而不自得”强调的是一个人在面对各种环境和处境时,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足,不因外界的变化而动摇自己的心境。这种境界是一种高度的修养和道德自律的表现。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解释 |
无入 | 没有进入(状态) | 指没有被外物所困扰,内心不受外界影响的状态 |
不自得 | 不感到满足或安宁 | 表示内心不安、情绪波动、无法达到自我满足 |
无入而不自得 | 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保持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 强调内在修养和心态的稳定,不因外在变化而动摇 |
三、延伸理解
“无入而不自得”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告诉我们,在面对顺境或逆境时,都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界干扰。这种思想在儒家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在修身养性方面,强调“慎独”与“自省”。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受到外界压力、竞争和诱惑的影响,容易产生焦虑与不安。而“无入而不自得”的理念提醒我们,要培养内在的定力和自信,做到“心安理得”,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自我。
四、结语
“无入而不自得”是一种理想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它鼓励我们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通过不断修炼自我,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