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点水是什么意思】“蜻蜓点水”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蜻蜓在水面上轻轻一点就飞走。这个成语原本描述的是蜻蜓的飞行姿态,后来被引申为一种做事不深入、只停留在表面的现象。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蜻蜓点水 |
拼音 | qīng tíng diǎn shuǐ |
出处 | 《庄子·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后世引申为“蜻蜓点水”。 |
本义 | 蜻蜓在水面轻触而过,不留痕迹。 |
引申义 | 做事浮于表面,没有深入;或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浅薄,接触不深。 |
二、使用场景
场景 | 举例说明 |
工作学习 | “他只是蜻蜓点水地看了一遍资料,根本没理解。” |
人际关系 | “他们之间只是蜻蜓点水的交往,没有深交。” |
文学作品 | “作者对人物心理描写蜻蜓点水,缺乏深度。”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浅尝辄止 |
反义词 | 深入研究、细致入微、刨根问底 |
四、总结
“蜻蜓点水”原指蜻蜓在水面轻触的动作,后被用来比喻做事或为人不够深入、流于表面。在日常生活中,这一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只做表面功夫、不求甚解的行为。在写作或表达中,恰当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形象性。
通过了解其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在沟通中更准确地表达观点,避免误解。同时,在工作和学习中,也应避免“蜻蜓点水”的态度,追求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