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泼剌的意思泼剌的意思及出处

2025-10-15 11:26:12

问题描述:

泼剌的意思泼剌的意思及出处,有没有人能救救孩子?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5 11:26:12

泼剌的意思泼剌的意思及出处】“泼剌”是一个汉语词语,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具有特定的语义和使用场景。以下是对“泼剌”的意思及其出处的详细总结。

一、泼剌的含义

“泼剌”在汉语中有多种解释,主要根据上下文有所不同:

含义 解释
1. 指鱼跃出水面的声音 如“泼剌一声”,形容鱼跳水时发出的声音。
2. 形容人或动物动作剧烈、猛烈 如“泼剌地跳起来”,表示突然而有力的动作。
3. 古代用于形容某种激烈的行为或状态 多见于诗词、小说等文学作品中。

二、泼剌的出处

“泼剌”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象或人物动作,具有生动的形象感。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出处:

出处 文献名称 内容举例 说明
1. 《红楼梦》 第六十二回 “只见那条鱼在水中泼剌乱跳。” 描写鱼跃出水面的情景。
2. 《水浒传》 第七十九回 “忽听得外面泼剌一声响。” 表示突然的声响,多用于描写环境或动作。
3. 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作 《池上》 “小娃撑船去,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虽未直接出现“泼剌”,但类似意象) 虽未直接使用“泼剌”,但有相似的自然描写风格。
4. 宋代诗词 如陆游、苏轼等人的作品 多用于描写江河、湖水中的动态景象。 体现“泼剌”在文学中的广泛运用。

三、总结

“泼剌”作为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声音、动作或自然景象,尤其在古代文学中常见。其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能够增强文字的表现力。无论是描写鱼跃水面,还是形容人或动物的激烈动作,“泼剌”都能起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通过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泼剌”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而且其意义也随着语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了解其含义和出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内容,提升语言感知能力。

如需进一步探讨“泼剌”在不同文体中的用法,可结合具体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