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目】在高中阶段,语文学习中古诗文的积累尤为重要。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经典文学作品,教育部推荐了“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目”。这些篇目涵盖了从先秦到清代的经典诗词和散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也为高考语文打下坚实基础。
以下是对这72篇古诗文的简要总结,并附上表格形式的详细信息,方便查阅与记忆。
一、古诗部分(共30篇)
序号 | 篇目名称 | 作者 | 类型 | 内容简介 |
1 | 《关雎》 | 《诗经》 | 诗 | 表达对爱情的追求与美好向往 |
2 | 《蒹葭》 | 《诗经》 | 诗 | 描写对意中人的思念与追寻 |
3 | 《氓》 | 《诗经》 | 诗 | 讲述女子被丈夫抛弃的哀怨 |
4 | 《离骚》 | 屈原 | 诗 | 抒发爱国情怀与理想追求 |
5 | 《孔雀东南飞》 | 汉乐府 | 诗 | 叙述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 |
6 | 《短歌行》 | 曹操 | 诗 | 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与人生感慨 |
7 | 《归园田居》 | 陶渊明 | 诗 | 表现归隐田园、热爱自然的情怀 |
8 | 《饮酒》 | 陶渊明 | 诗 | 表达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心境 |
9 | 《春望》 | 杜甫 | 诗 | 抒发战乱中对家国的忧虑 |
10 | 《登高》 | 杜甫 | 诗 | 借景抒情,表达人生感慨 |
11 | 《琵琶行》 | 白居易 | 诗 | 描写琵琶女的身世与自身遭遇 |
12 | 《锦瑟》 | 李商隐 | 诗 | 含蓄抒发对往事的追忆与惆怅 |
13 | 《虞美人》 | 李煜 | 词 | 表达亡国之痛与人生无常 |
14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 词 | 借古抒怀,感叹历史英雄人物 |
15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 词 | 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人生哲理 |
16 | 《声声慢》 | 李清照 | 词 | 表达孤独、寂寞与生活凄凉 |
17 | 《雨霖铃》 | 柳永 | 词 | 描写离别之情与无限愁绪 |
18 | 《念奴娇·京口北固亭怀古》 | 辛弃疾 | 词 | 抒发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报国之志 |
19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辛弃疾 | 词 | 借古讽今,表达壮志难酬的悲愤 |
20 | 《醉花阴》 | 李清照 | 词 | 表达闺中女子的相思之情 |
21 | 《使至塞上》 | 王维 | 诗 | 描绘边塞风光与诗人豁达胸怀 |
22 | 《次北固山下》 | 王湾 | 诗 | 表达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
23 | 《望岳》 | 杜甫 | 诗 | 表现青年时期的豪情壮志 |
24 | 《钱塘湖春行》 | 白居易 | 诗 | 描写西湖早春景色与游人愉悦心情 |
25 | 《过故人庄》 | 孟浩然 | 诗 | 表达对友情与田园生活的喜爱 |
26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诗 | 表达送别友人时的豁达情怀 |
27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李白 | 诗 | 表达对友人被贬的同情与安慰 |
28 | 《行路难》 | 李白 | 诗 | 表现人生道路艰难与乐观精神 |
29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杜甫 | 诗 | 表达忧国忧民、舍己为人的情怀 |
30 | 《山坡羊·潼关怀古》 | 张养浩 | 曲 | 借古讽今,表达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
二、古文部分(共42篇)
序号 | 篇目名称 | 作者 | 类型 | 内容简介 |
31 | 《论语》 | 孔子及其弟子 | 散文 |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现儒家思想 |
32 | 《劝学》 | 荀子 | 散文 | 阐述学习的重要性与方法 |
33 | 《师说》 | 韩愈 | 散文 | 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与尊师重道的道理 |
34 | 《阿房宫赋》 | 杜牧 | 散文 | 揭露秦朝暴政,警示后人以史为鉴 |
35 | 《六国论》 | 苏洵 | 散文 | 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借古讽今 |
36 | 《游褒禅山记》 | 王安石 | 散文 | 通过游山经历阐述治学态度与人生感悟 |
37 | 《赤壁赋》 | 苏轼 | 散文 | 借景抒情,表达人生哲理与豁达心境 |
38 | 《滕王阁序》 | 王勃 | 散文 | 描写滕王阁景色与抒发个人抱负 |
39 |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 散文 | 表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
40 | 《出师表》 | 诸葛亮 | 散文 | 表达忠君报国之心与对后主的劝谏 |
41 | 《陈情表》 | 李密 | 散文 | 向朝廷陈述无法赴任的原因,情感真挚 |
42 | 《项脊轩志》 | 归有光 | 散文 | 通过回忆旧居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
43 | 《归去来兮辞》 | 陶渊明 | 散文 | 表达归隐田园、追求自由的理想 |
44 |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 散文 | 描写理想社会,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45 | 《小石潭记》 | 柳宗元 | 散文 | 描写山水景色,抒发孤寂之情 |
46 | 《陋室铭》 | 刘禹锡 | 散文 | 表达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精神 |
47 | 《爱莲说》 | 周敦颐 | 散文 | 借莲花赞美高洁品格 |
48 | 《送东阳马生序》 | 宋濂 | 散文 | 记述自己求学经历,勉励后学勤奋苦读 |
49 | 《捕蛇者说》 | 柳宗元 | 散文 | 揭露社会现实,呼吁关注民生 |
50 |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 散文 | 与第39篇重复,可选其一 |
51 |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 散文 | 描写滁州山水与宴饮之乐,抒发闲适情怀 |
52 | 《记承天寺夜游》 | 苏轼 | 散文 | 描写月夜景色,表达闲适与豁达 |
53 | 《三峡》 | 郦道元 | 散文 | 描写三峡自然风光,语言简练生动 |
54 | 《与朱元思书》 | 吴均 | 散文 | 描写富春江山水之美,抒发归隐之志 |
55 | 《五柳先生传》 | 陶渊明 | 散文 | 自述性格与志趣,表现隐逸情怀 |
56 | 《答谢中书书》 | 陶弘景 | 散文 | 描写山水美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57 | 《湖心亭看雪》 | 张岱 | 散文 | 描写雪中独游的孤寂与清雅意境 |
58 | 《满井游记》 | 袁宏道 | 散文 | 描写初春郊外景色,抒发轻松愉悦心情 |
59 | 《狼》 | 蒲松龄 | 散文 | 通过寓言故事揭示道理,讽刺贪婪 |
60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孟子 | 散文 | 论述逆境成才与安逸误国的道理 |
61 | 《鱼我所欲也》 | 孟子 | 散文 | 探讨义利关系,强调道德选择 |
62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孟子 | 散文 | 强调仁政的重要性 |
63 | 《曹刿论战》 | 左丘明 | 散文 | 讲述齐鲁长勺之战,突出智慧与策略 |
64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战国策》 | 散文 | 通过讽谏方式劝说君主接受意见 |
65 | 《出师表》 | 诸葛亮 | 散文 | 与第40篇重复,可选其一 |
66 | 《烛之武退秦师》 | 《左传》 | 散文 | 讲述外交谋略,展现智慧与胆识 |
67 | 《鸿门宴》 | 司马迁 | 散文 | 记载楚汉争霸关键战役,人物形象鲜明 |
68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司马迁 | 散文 | 讲述将相和的故事,体现团结精神 |
69 | 《屈原列传》 | 司马迁 | 散文 | 记述屈原生平,赞扬其忠诚与高洁 |
70 | 《报任安书》 | 司马迁 | 散文 | 表达受刑后的痛苦与写作决心 |
71 | 《答司马谏议书》 | 王安石 | 散文 | 回应反对派批评,阐明变法立场 |
72 | 《赤壁赋》 | 苏轼 | 散文 | 与第37篇重复,可选其一 |
三、结语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目”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内容广泛,风格多样。通过反复诵读与理解,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文化自信与审美情趣。建议同学们结合教材与老师讲解,逐步积累,打好语文基础,为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的文化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