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竹万竿斜”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原诗为: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其中,“入竹万竿斜”描绘的是风吹动竹林,竹子被吹得倾斜的姿态,极具画面感和动态美。
在这句诗中,“斜”字是关键,它不仅表达了竹子在风中的姿态,还体现了诗句的节奏与意境。然而,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会对“斜”的读音产生疑问:这个字到底应该怎么读?
“斜”是一个多音字,在现代汉语中有两个常见的读音:xié 和 xiá。
- xié:这是最常见的读音,如“斜坡”、“斜视”、“斜阳”等。
- xiá:这个读音相对较少见,主要出现在一些古诗词或特定方言中。
那么在“入竹万竿斜”这一句中,“斜”应该读作 xié 还是 xiá 呢?
根据现代汉语规范和普通话标准,“斜”在大多数情况下读作 xié。但在古诗文特别是唐诗中,有时会根据押韵、平仄或语音演变的历史原因,出现读作 xiá 的情况。
在《风》这首诗中,“斜”位于最后一句的末尾,而整首诗的押韵结构是“花”(huā)、“浪”(làng)、“斜”(xié)。从押韵角度来看,“花”和“浪”并不完全押韵,但“斜”如果读作 xiá,则与“花”(huā)在韵母上更为接近,形成一种更和谐的韵律。
因此,有些学者和朗诵者倾向于将“斜”读作 xiá,以符合古诗的韵律美感。
不过,随着现代汉语的发展,大多数人还是习惯将“斜”读作 xié,尤其是在教学和日常使用中。
总结一下:
- 现代普通话:一般读作 xié。
- 古诗吟诵或文学研究:有时读作 xiá,以保持诗意和韵律。
所以,“入竹万竿斜”的“斜”字,读作 xié 是主流,但若追求古典韵味,也可以读作 xiá。
无论是哪种读法,都不影响我们欣赏这首诗的意境之美——风的力量,既能让秋天的叶子飘落,也能让春天的花朵绽放;既能掀起江水的波澜,也能让竹林轻轻倾斜。这种动静结合的描写,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