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俱焚什么意思】“玉石俱焚”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尚书·盘庚上》:“若涉春冰,其危甚于履虎尾,若涉春冰,其危甚于履虎尾。无我责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若火之燎原,不可向迩,其焰将及,玉石俱焚。”原意是指玉石和石头一起被烧毁,比喻好人和坏人一同受害,或好的事物与坏的事物一起毁灭。
一、成语释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玉石俱焚 |
| 拼音 | yù shí jù fén |
| 出处 | 《尚书·盘庚上》 |
| 本义 | 玉石和石头一起被烧毁,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
| 引申义 | 好人和坏人一同受害;好的事物与坏的事物一起毁灭 |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因某种错误行为或灾难导致整体受损的情况 |
二、成语用法解析
1. 字面意义:
“玉”指珍贵的玉石,“石”指普通的石头,两者在大火中都被烧毁,象征着无论贵贱都难逃厄运。
2. 引申意义:
- 用于形容在混乱或灾难中,无辜者和有罪者一同受害。
- 也可用来批评一种不分是非、盲目行动的做法,导致不该损失的东西也被破坏。
3. 常见搭配:
- “玉石俱焚,后果严重”
- “一旦决策失误,可能玉石俱焚”
三、使用示例
| 示例句子 | 解析 |
| 这场大火让整个村庄陷入火海,房屋和庄稼都被烧毁,真是玉石俱焚。 | 描述灾难中一切都被摧毁,不分好坏。 |
| 他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团队,最终导致公司破产,可谓玉石俱焚。 | 批评其行为导致整体受损,包括团队成员。 |
四、相关成语对比
| 成语 | 含义 | 与“玉石俱焚”的关系 |
| 一败涂地 | 彻底失败 | 类似,但更强调失败的彻底性 |
| 全军覆没 | 集体失败 | 更侧重于军事上的失败 |
| 同归于尽 | 一起毁灭 | 与“玉石俱焚”含义相近,但更强调主动行为 |
五、总结
“玉石俱焚”是一个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在灾难、冲突或错误决策中,好与坏一同遭受损失的无奈与惋惜。它提醒人们在面对问题时要明辨是非,避免因一时冲动或判断失误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