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灭菌使用温度和时间通常为】干热灭菌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主要通过高温作用杀灭微生物,适用于耐高温但不耐湿热的物品,如玻璃器皿、金属器械等。其原理是利用干热空气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核酸破坏,从而达到灭菌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干热灭菌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不同的灭菌对象和设备类型进行调整。以下是对常见干热灭菌条件的总结:
常见干热灭菌温度与时间对照表
| 灭菌物品 | 使用温度(℃) | 灭菌时间(分钟) | 说明 |
| 玻璃器皿 | 160~170 | 120~150 | 常用于实验室器具灭菌 |
| 金属器械 | 160~180 | 90~120 | 适用于手术器械等 |
| 油脂类物质 | 140~150 | 120 | 如凡士林等需低温长时间灭菌 |
| 粉末类物质 | 150~160 | 120 | 如药粉、粉末状试剂 |
注意事项
- 温度控制:干热灭菌对温度波动较为敏感,应确保灭菌箱内温度均匀,避免局部过热或不足。
- 时间设定:灭菌时间需根据物品厚度、体积及灭菌设备性能合理调整,过短可能无法彻底灭菌,过长则可能损坏物品。
- 预热阶段:部分设备在灭菌前需进行预热,以保证达到稳定温度。
- 冷却过程:灭菌结束后应让物品自然冷却,避免骤冷导致玻璃器皿破裂。
干热灭菌虽然操作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严格遵循规范,确保灭菌效果和物品安全。不同实验室或医疗机构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灭菌参数,并定期验证灭菌效果,以保障实验或医疗过程的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