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吡嗪酰胺作用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吡嗪酰胺(Pyrazinamide)是一种常用于抗结核治疗的药物,尤其在结核病联合用药方案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对细胞内和休眠状态的结核杆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是结核病早期强化治疗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关于其作用特点的一些描述可能存在误区或不准确之处。以下是对吡嗪酰胺作用特点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列出其正确与错误的描述。
一、吡嗪酰胺的作用特点总结
1. 抗菌谱:主要针对结核分枝杆菌,尤其是对细胞内和酸性环境中的细菌有较强杀灭作用。
2. 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干扰细菌的脂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抑制其生长。
3. 药代动力学:口服吸收良好,分布广泛,可通过血脑屏障。
4. 耐药性:单独使用易产生耐药性,通常需与其他抗结核药联用。
5. 不良反应:常见肝毒性、关节痛、高尿酸血症等。
6. 适应症:主要用于结核病的初始治疗阶段,常与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联合使用。
二、错误描述分析表
正确描述 | 错误描述 | 错误原因 |
吡嗪酰胺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 吡嗪酰胺对所有革兰氏阳性菌均有效 | 吡嗪酰胺仅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效,对其他细菌无明显作用 |
吡嗪酰胺在酸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 | 吡嗪酰胺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最强 | 其抗菌活性在酸性条件下更佳,如巨噬细胞内 |
吡嗪酰胺需与其他抗结核药联用 | 吡嗪酰胺可单独使用进行长期治疗 | 单独使用易产生耐药性,需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 |
吡嗪酰胺可引起肝功能异常 | 吡嗪酰胺不会引起任何肝功能异常 | 肝毒性是其常见不良反应之一,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
吡嗪酰胺可导致高尿酸血症 | 吡嗪酰胺能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 | 实际上,该药可减少尿酸排泄,导致血尿酸升高 |
吡嗪酰胺具有良好的组织穿透能力 | 吡嗪酰胺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 该药可透过血脑屏障,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 |
三、结论
综上所述,题目“下列关于吡嗪酰胺作用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中,常见的错误选项包括:认为其对所有细菌有效、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效果最佳、可单独使用、不影响肝功能、降低血尿酸水平以及不能透过血脑屏障等。这些描述均不符合吡嗪酰胺的实际药理特性。
因此,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并密切监测相关不良反应,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