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里昂惕夫之谜名词解释

2025-11-12 00:01:15

问题描述:

里昂惕夫之谜名词解释,在线等,很急,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2 00:01:15

里昂惕夫之谜名词解释】一、

“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 Paradox)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于1953年提出。该谜题源于他对美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实证研究,发现美国出口的商品中资本密集度低于其进口商品,这与当时主流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模型)预测相悖。

根据H-O模型,一个国家应出口那些使用其相对丰富要素生产的产品。由于美国是一个资本丰富的国家,按照理论,它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然而,里昂惕夫的研究结果却显示,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现象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此谜题引发了对H-O模型适用性的广泛讨论,并促使经济学家重新审视贸易理论,推动了后续对技术差异、人力资本、产业内贸易等新因素的研究。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名称 里昂惕夫之谜
提出者 瓦西里·里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
时间 1953年
背景 基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模型)的实证分析
核心发现 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低于进口商品,与理论预测相反
理论预期 美国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实证结果 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影响 引发对H-O模型的质疑,推动贸易理论发展
后续研究方向 技术差异、人力资本、产业内贸易、要素禀赋变化等

三、总结:

里昂惕夫之谜揭示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成为国际贸易研究的重要转折点。它不仅挑战了传统贸易理论,也促使学者们从多角度探索影响国际分工与贸易模式的复杂因素。这一谜题至今仍是经济学研究中的经典案例之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