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经八脉是什么】“七经八脉”是中医理论中关于人体经络系统的重要概念,虽然在传统中医文献中并未明确出现“七经八脉”这一术语,但后人根据经络的分布、功能及与脏腑的关系,将其归纳为“七经”和“八脉”。以下是对“七经八脉”的详细总结。
一、七经
“七经”通常指的是人体中七条主要的经脉,它们分别是:
| 经脉名称 | 所属脏腑 | 起始部位 | 终止部位 | 功能作用 |
| 手太阴肺经 | 肺 | 手部 | 胸部 | 主气,调节呼吸,宣发肃降 |
| 手阳明大肠经 | 大肠 | 手部 | 面部 | 通调水道,主传导 |
| 足阳明胃经 | 胃 | 头面部 | 足部 | 主消化,营养吸收 |
| 足太阴脾经 | 脾 | 足部 | 胸部 | 健运脾胃,统血 |
| 手少阴心经 | 心 | 手部 | 胸部 | 主血脉,开窍于舌 |
| 手太阳小肠经 | 小肠 | 手部 | 头面部 | 分清泌浊,主液 |
| 足太阳膀胱经 | 膀胱 | 头部 | 足部 | 主水液代谢,通阳 |
二、八脉
“八脉”指的是奇经八脉,不属于十二正经,但对人体气血运行有重要作用。它们分别是:
| 奇经八脉 | 所属部位 | 功能作用 |
| 任脉 | 腹部正中线 | 总任诸阴,主生殖、妇科 |
| 督脉 | 背部正中线 | 总督诸阳,主阳气、脑髓 |
| 冲脉 | 腹部 | 为血海,调节月经、气血 |
| 带脉 | 腰部 | 围绕腰部,约束诸经 |
| 阳维脉 | 身体外侧 | 调节阳经气血 |
| 阴维脉 | 身体内侧 | 调节阴经气血 |
| 阳跷脉 | 下肢外侧 | 主肢体运动、协调 |
| 阴跷脉 | 下肢内侧 | 主睡眠、调节阴阳 |
三、总结
“七经八脉”虽非古代经典原文中的确切表述,但在中医临床实践中被广泛使用,用于指导针灸、推拿、中药治疗等。七经主要对应十二正经中的七条,而八脉则是奇经八脉,两者共同构成了人体经络系统的完整框架。
了解“七经八脉”的基本内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体气血运行规律,对养生保健、疾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如需进一步探讨某一条经脉或奇经八脉的具体应用,可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