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高气扬的词语意思趾高气扬的词语意思是什么】“趾高气扬”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这个成语形象生动,具有较强的表达力,常用于描写人的神态和情绪状态。下面将从词语解释、出处、用法及常见搭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解释 |
趾高气扬 | 形容人骄傲自满、得意洋洋的样子。多用于形容人因得意而显得傲慢、不谦虚。 |
二、词语来源
“趾高气扬”最早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其民之不恤,其君之不仁也,故其民虽有疾,而不肯以告也。君子曰:‘是无礼也。’于是乎,趾高气扬而行。”
后来被广泛引用,成为形容人骄傲自大的常用成语。
三、词语结构分析
- 趾高:脚趾高举,比喻姿态傲慢。
- 气扬:气势高昂,表现得意。
整体来看,“趾高气扬”由两个动词性短语构成,共同描绘出一种高傲、轻浮的姿态。
四、使用场景与感情色彩
使用场景 | 情感色彩 |
描述某人因成功或胜利而得意忘形 | 贬义 |
用于讽刺或批评某人态度傲慢 | 贬义 |
在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神态 | 中性/贬义 |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骄傲自满、得意洋洋、目中无人、不可一世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低调内敛、谨言慎行、卑躬屈膝 |
六、典型例句
1. 他因为一次偶然的成功就趾高气扬,失去了朋友的信任。
2. 那个新来的经理总是趾高气扬,让人难以接近。
3.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他仍应保持谦逊,不要趾高气扬。
七、总结
“趾高气扬”是一个带有明显贬义色彩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因得意而表现出傲慢、轻浮的态度。它不仅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广泛,在文学作品中也有丰富的表现力。了解其含义、来源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趾高气扬 |
词语解释 | 形容人骄傲自满、得意洋洋的样子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结构分析 | 趾高 + 气扬(形容姿态傲慢、气势高昂)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得意忘形、态度傲慢 |
情感色彩 | 贬义 |
近义词 | 骄傲自满、得意洋洋、目中无人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低调内敛、谨言慎行 |
典型例句 | 他因为一次偶然的成功就趾高气扬……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对“趾高气扬”这一成语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掌握。